Lofter就像茫茫大海,我们仅能看到它浅浅的一层。
这是海上的一艘小船,偶尔也从岸边带点蔬菜水果。
(如有不允许转载的请告知,将会尽快删除。)

  贴纸船  

我读书少,你们不要信我

沐溟辰:

可能要让读者失望了,这篇文字没有干货,没有引用,没有知识,甚至没有营养——这是来自一个焦虑文盲的独白。    

最近很焦虑,学习焦虑。

简单说就是这半年来随着闲下来看书和更文的频率增加,LOFTER上自己文章的读者与浏览量也越来越多,有很多会私信我表示喜欢我的文字,称其“率性、批判性的独到见解”,“看完会有共鸣有思考”“有自由独立的思想”。然后前一个月注册了简书,正好是寒假,实习也比较清闲,我陆陆续续在简书上发了约十篇文字,大多都是最近这种文风,也就是偏学术政史哲社科类的。与LOFTER相比,简书是一个受众广许多的写作平台,我过年前十天左右发文比较密集的那段时间,陆陆续续涨的粉是我在LOFTER这一年多攒的近十分之一。那段时间我写的文章进了有二十多个专题投稿,于是有更多的人频繁关注我,以及给我私发简信表示喜欢我的文章,也有加了我微信交流的,还有各路简书写作大佬拉我进各种读书写作交流群。

过年那段时间在家沉迷练琴,前几天专心修一门政治道德基础学证书,刚开学更了一篇《拓荒与耕耘》(在简书上题为《一场针对和平的战争》)之后就再也没开过电脑,以至于二十多天没怎么更文,掉了一大半的粉。前几天根据自己在那门政治道德基础学的视频课与《资本论》节选阅读材料的笔记写了一篇《我不为任何辩护(一):关于马克思主义》(试图打造一个关于启蒙运动与反启蒙运动思想的学习反馈系列),写作动机是在稍微更深入了解了一点马克思主义之后,我领悟到这个思想体系并非以前理解的那般简单,于是产生了一些触动,而且也想给自己这段时间的学习与思考一个交代反馈。

在LOFTER上发完之后我去简书上编辑准备发表。很纳闷的是当我点击发表之后它自动显示在首页投稿上了——之前是要手动投稿然后经几个小时的审批,而且很有可能不通过的。我以为是系统bug,于是没在意,继续按部就班选专题投稿:人文社科、人物、哲思、读书——都是秒批通过。过了半天我才察觉到自己名片上多了一个标志:简书人文优秀作者。不知道什么时候有的,当时一瞬间感觉简直是阶级的升华——从“那个写东西的”成了“人文优秀作者”。

不过,这几天我开始越来越焦虑。也许是多了一个头衔的缘故(可能是会名片被推荐上首页),浏览量和读者也越来越多,甚至有官方专题的副主编联系到我,邀我加入内部群。在那之后发的那篇《马克思主义》底下的评论络绎不绝,大多都是比较大篇幅的,如有一位读者的评论是这样的: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是自由的,因为它是人本的,马克思的理论的最大新意不是国内学者所言的以实践为中心,开启了实践哲学的传统,实践哲学的传统西方自古就有之,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之意义在于复活了传统思想中的人的维度,并综合超越性与科学主义的两种视角来审视这一人的维度,实践不过是人的价值实现方式,而自由便是实践之价值所向,而在马克思这里自由便是异化的消解,为人的自在与自足,社会革命以实现平等是科学主义视角下实现人的自由的一种方式,从这个视角虽然提供了自由实现的更具有操作性的方式,但这也变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不稳定的基石,成为易被攻击的薄弱点,不过对于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而言,他可以反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而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之前我的文章下也会有这样大篇幅的具有思考性批判性的评论。不过,说实话,我看到的第一反应是紧张——对于自己写的东西,尤其是纯粹学术性的概念、综述、理念,我都是以一个初学者的身份进行的整理与思考。我担心自己的疏漏甚至谬误被他人一语道破,更糟糕的是他人被我误导。而且每次看这些评论我承认自己也很吃力,思考如何回复更是吃力,之前一篇文字零零星星几条我还应对自如,这次我就索性不回了,想着找一个时间段再统一认真回复。

然而昨天晚上,我又收到了来自同一位读者的好几条评论,其中有一条是这样的:

“特别感谢你!由于自由竞争规模的扩大,使得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已经容纳不下它所呼唤出来的生产力。这句话始终没搞清楚啥意思,今天在你这终于茅塞顿开!对事物矛盾运动观也有了更深一步了解。”

我看完第一遍的第一反应是浑身发虚:感谢?茅塞顿开?等等这句话什么意思我怎么都没明白……当时那一瞬间真想把《资本论》德文原著一口气吃掉——对了,我没学过德文。认认真真再看了一遍,觉得他/她大概说的是我文中论及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灵活性与高度适应性,于是我用熊彼特的资本主义经济“创造性毁灭”理论回复了他/她。然后过了没几分钟,这位读者又回复我了:

“厉害,确实是的。马克思本人都承认自己的理论会赶不上时代的发展。最重要的是他开启了科学的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开启了一种新的思维。”

然后还在文章下给了我一笔打赏金。

    

获得承认固然是欣喜的,不过于我而言,被承认的副产品,是焦虑。

之前看刘瑜的文章里写到过她的“学习焦虑”:

“我刚学习了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最近的和平协议,结果它们又打起来了。我刚知道津巴布韦是非洲的经济典范,立马就又传出那个国家通货膨胀率达到百分之一千的消息。这边刚开一个威尼斯电影节,那边又要开多伦多电影节……就这么—个小破村,每天发生的事情让人眼花缭乱,小姐我踮起脚尖往前看,也只能看到舞台角落里花旦的那双鞋子。多少次,半夜醒来,我睁着空空的双眼,为自己不了解巴西的政党制度、不了解东欧的私有化模式、不了解新浪潮电影是怎么回事而吓出一身冷汗。黑暗中,我听见群众愤慨地谴责我:还文科博士呢,连这个都不知道!然后我抖抖瑟瑟嗫嚅道: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

 

我不是刘瑜那样的文科博士,我也不是社科学术研究员,我也不是古典乐评师,我只是还在读大三的姑娘,学理工的。然而我就是,依然也会有这种学习焦虑。

其实这种焦虑之前就有了,只是最近加剧了。比如,我一月末的时候在文字《一团浆糊》里也写到过,去年年末刚闲下来,开始写一个系列《几个论题》,把计划两个月内完成的二十个写作论题目录列出来,以其为我那段时间写东西勾勒出一个框架,给自己之前一段时间太忙而没大段时间用于写文字而只是抽空看书的研究学习的一个交代,也算是承上启下的反馈。
    考试周前恰逢专业课结课,几天闲下来几乎是一天一篇文的效率。而放假了,完成其中几个论题之后却是搁置许久,进度似乎是停滞了。

原因在于:愈是不断吸收学习,愈发感到自己的浅薄。

在自以为找寻好充分文献材料、构建好每一篇文字的论述逻辑,甚至逐一标注好citation的页码后,学习到的新思想新观念的涌入使我质疑准备的充分性与切入论题角度的完整性。

“如《十八.‘没有事实,唯有解释。’》一篇,此论题我本来只是读到现代社会学家哲学家作品中对尼采这句话的应用,不求甚解便准备着手大刀阔斧评头论足。随着我真正开始研读尼采的作品,从《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开始,发掘我于尼采的思想其实不甚了了。若尚未扎进这位哲学大家的思想的深渊,怎能妄自对其夸夸其谈?

再如《三.阻碍中国NGO发展的文化(非政治)因素与普世原因分析》,本来写这篇的动机源于我前段时间读的《大断裂: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重建》其中于社会资本与自发秩序组织的论述。我试图用书中的理论,结合我国国情以延伸到我国社会自发组织匮乏的分析。且这也是我去年夏天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交流学习时的自选研究课题。本应是一个我擅长的论题,不过最近在读的《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使我对此踌躇。后者由信任展开,其中对社会资本与自发秩序有更为详尽的论述。大概对于这个论题,我的资料与角度还需丰富完善。基于《信任》一书仅刚看完第一遍,尚未对其仔细研读标注整理,论题的分析大概就要搁置了。

虽常言不可等到完备之时再行动——万事俱备是不可能的——然而斟酌之后,我还是选择放慢脚步,在‘感到达到某种火候’的时候,再着手论题的缜密剖析。

以及随着不断地吸收与深入,论题的清单亦会随之加长。

面对茫茫无际沙漠的跋涉路途是枯燥且寂寞的。好在,我有时间,无需着急。

韬光养晦。”

 

确实,我大概一开始就不该把论题公开列出,更不应该把文献材料引用和逻辑框架限定下来。简单说就是,随着不断学习,格局渐渐地扩大,我在更广阔的天地里,看见了世界的渊博与包罗万象,也看见了自己——尤其是曾经的自己——的浅薄与狭隘。

之前寒假还写过一个系列《维度共振》,暂且命名为印象派乐评,自创的派别,说白了就是凭着自己对喜欢的某一首音乐、一段乐章的古典乐抽象出的印象与天马行空想象出的画面——再直白一些就是:我不懂如何写专业乐评,于是就以音乐文盲的身份自辟了一种奇奇怪怪的派别。

最终也不了了之。原因也有些类似,越写越发现自己乐理的专业素养实在欠缺,且越写越发现自己文笔实在僵硬,文学功底实在欠缺。大概是最近很长一段时间看的书都是翻译版的政史哲社科理论概述类作品,导致写文字时,尤其是抒情时,明显感觉“火候不到”。

 

基于这些“半吊子的不了了之混账行为”(我觉得这样形容自己很贴切),这段时间,我开始更加努力,或者说有些变态式地学习,试图弥补所有可见的空缺:经济学,法学,心理学,组织学,乐理,古典艺术,现代美术,编程,天文学……我在Coursera上选了一堆不同领域的课,在图书馆借了一堆书——我似乎对知识有一个巨大的胃口,其实,一部分也是因为我的学习焦虑。

那种担心自己写的东西观点偏激、概念模糊、自相矛盾、逻辑混乱的焦虑,那种担心读者在我文字下发我看得吃力的评论甚至被我误导的焦虑,那种发现自己对很多领域一无所知以至于在面对很多问题卡壳的焦虑。

 

记得真正写的第一篇偏学术的文字是去年九月写的《于<我们的后人未来>》系列,一共三篇《丧失》《重启》《捍卫》,是三刷弗朗西斯·福山的《我们的后人类未来:生物技术革命的后果》并整理了详细的笔记之后写的思考反馈。时间记得很清楚,因为开始的那天,是我二十岁生日。

之后我就开始常写这种题材的文字了,最初的目的——一直到现在也是一样,是给自己的学习一个思考反馈,其中包括了研究的知识概念思想与自己的联系思考总结。刚开始也没有什么人会看,偶尔有几个人会给我留言,表示“喜欢这些独特的见解”或者“受益学习了,表示感谢”。我也没太在意,只是觉得这些肯定与鼓励使我更有动力去继续学习与思考。然而随着自己的读者增多,我的顾虑也在与日俱增,除了之前提到的焦虑,之前还会在LOFTER分享点自己喜欢的古典乐什么的,然而现在写东西更多会考虑读者对我的预期,于是风格也变得更单一。在简书上便更甚,被贴上“人文优秀作者”大概意味着我不能再自娱自乐自嗨,写一些逻辑断裂表达混乱自己才能看懂的混账呓语(不过这种事我之前也很少做就是了)。

 

似乎是发了一堆牢骚,一不留意就快4k字了,是时候打住。我从来不喜欢,用“文章”一词代指自己写的“文字”,用“粉丝”一词代替看自己写的文字的“读者”。我希望看我文字的读者,无论是什么态度——若是喜欢,我诚然会很受激励;若是鄙夷,我会虚心接受批评;若是无感,我也会努力改进——都报以一种对待“一个尝试着努力去学习去思考的写作者”的心态去阅读我的文字,仅此而已。给自己的介绍一直是简短的六个字:“自由派,许卓然”。我想,这种“自由”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自由至上主义者”,而是胡适之在《容忍与自由》中写道的“不承认有‘绝对之是’,更不可以‘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的“自由之精神,独立之思想”的那种自由。

我想说的是,我将继续努力,不断学习不断思考,扩大自己的格局。我总是会说自己“半吊子废柴,才疏学浅,花拳绣腿,虚亢上阵,一击即溃。”,因为自感对于很多领域都是浅尝辄止,不知其所以然。对于之后的每一篇学术性的文字,我都想附上上次那篇关于马克思主义学习反馈的最后一句:“论述里可能有很多欠缺,甚至谬误。如果看到了烦请见谅、指正,我必将虚心受教,并且以后会不断多多学习多多补缺。”不过我必将努力改变这种“半吊子”作风,善始善终,最不济地,也可以化学习焦虑为动力。

 

还有一点,现在,以及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我不会把文字作为牟利手段,我把文字当做一种不仅是值得认真去耕耘,更是值得尊重敬畏的事业。我不会为了功利去哗众取宠甚至歪曲事实,说严重了这是荼毒,是缺德。最后,我最希望的是自己的文字能带来的是观点的交流与碰撞,共同进步。

共勉。

 

许卓然

2018/03/13

 


评论
热度(19)
© 贴纸船 | Powered by LOFTER